为什么选择出国读书?

为什么出国读书?你能获得哪些能力?你对自己的认知,或者对自己孩子的认知真的清晰吗?

从事留学多年了,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学生,有低分但是要去世界**的,也有能力很强但是与**无缘的,好像这个圈子里的人被划定在了海外。很少有家长或者孩子问我为什么要出去,更多被问到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出去,能去到哪个学校,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和闯荡世界的勇气。今天,有一个家长提及说孩子还在思考“为什么要去美国”,这句话后面没有加动词,我不知道孩子是想问是去美国上学,还是学习,还是读书。这背后意味着学生是对**(排名)的倾向,还是对自己未知的领域的探索,又或者对世界的认知渴望。我很高兴这个孩子问了这个**开始的问题,这说明他有思考,有想法。也是这个职业让我看到青年一辈的学生他们独立思考,有见地,敢发问,这让我实实在在的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来想去,下笔的时候还是把题目写成了“为什么要去美国读书。”

见自己:山本耀司在一次采访的时候谈到什么是自我,他说了一段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诚然,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仅从教育这一项上来说,中国人口13.95亿(截止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而教育部公布的中国高等学校共计有2956所(截止至2019年6月15日),相同的美国人口3.27亿人(截止2018年世界银行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截止目前至少有5762所大学。文无**,武无第二,数字上的差距不代表教育质量的差距,但是受教育程度的占比是很明显的。我欣赏美国对待教育的态度,当然这其中涉及到国情,政府管控,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更多的学校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权。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或者被迫选择要好。疫情的影响,相信很多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好好在阳光下走一走,这让我们意识到人是群居动物,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文环境里,我们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反馈。此外,如果有一个合心意的人可以共赏美景,那会比自己独自欣赏更赏心悦目。大学是社会为学生设立的一道天然的人际交往圈子,并不仅仅根据金钱、地位、分数,更多的是根据学生的品质、能力。美国的申请流程复杂,它考察的并不仅仅是你,还有未来哪些人会跟你坐在同一个教室,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招生办的老师用心的挑选更加志趣相投的某一部分人进入同一所学校,让他们更大概率可以共同创造出更有意义或者更有意思的事情。顺便提一句,没有被某一所大学录取,也许只是你不适合,而不是你不够优秀。希望在你身边一起上课的同学也像你一样,在某个或某些夜晚苦读,为一个**拼尽全力,为解出某个题目获得满足,为自己而充满斗志。另外,美国的教学体制下,更多的是小班教学,15-20个人,你们想学好这些知识,那就这一小部分人去专研。中国更多是因为人口基数大,能够实现60人左右一节课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见天地:出去之后也许你就看到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你知道“食人族”不再是一个标签,知道天有多高。知道这个世界的**点在哪,见过**好。也知道坑有多深。知道这个世界的底层在哪,见过**糟糕阴暗的角落。因为在那个国家,你需要从自己开始,你没有认识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没有可以依靠的家人,你需要知道生病要先挂号,约医生。你会分清楚韭菜和小麦的区别,因为你很有可能需要自己做饭。你会碰到生活的壁垒,然后去克服,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好的朋友和你结伴同行,也或许不会。然后你感激之前拥有的所有,然后自己像一只小蜘蛛一样吐丝,兢兢业业的结一小片社交的网络,然后成为一个新的自己,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没有特指美国,在伊朗,你也会遇到一个新的自己。说回美国,美国的天不比中国的天更高,更蓝,中国有美丽的山水,有不同的人,有56个民族,从这个层面上,你也有机会去看到不一样的天地,中国的大学在寒暑假也很舍得给学生时间去探索。但是就上课期间,教师的上课模式,学生的自主状态,中美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中国的孩子在高中拼了太久,所以大学要好好放松一下,可能一晃大学四年就过去了,我还没看到哪个影片或者小说是他在大学期间获得了多少成就,反而看到了中国大学的感情生活无比丰富。美国的教育模式下,初中和高中是相对比较轻松的,下午2-3点左右就放学了,但是到了大学时间,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会有看不完的参考资料和赶不完的论文,你要为自己想要的知识付出你**珍贵的东西—时间。你在大学期间拼命努力想知道世界的疆界在哪里,然后突破自己的疆界。

见众生:**后,我们还是在一个群体里,希望能为更多的人造福。这一点,我觉得中国的学者和国外的学者都是一样的,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为世界之美好而读书。

   美国并不比中国更好,我们不能武断的下一个定义,而是哪种教育模式,哪种学术氛围才更适合你,更是你想要的,或者说更能帮助你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人生有价值)。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你我皆不同,愿所有走出去的孩子们你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答案,然后坚定不移的追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