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进入尾声,基本所有同学都进入了等offer的阶段。
但有部分同学到现在为止竟然还卡在**信这一关,在失学的边缘疯狂徘徊。再者就是万事俱备,但是申请状态下教授的**信状态却迟迟没有提交。
申请一路走过来,认真选校定位,积极备考GRE/GMAT,兼顾学业保持GPA,积极实习提升背景,就连文书这个大头都搞定了……
没想申请**拖进度的居然是?**信!
回过头来想想,要不到**信究竟是为什么呢?
选错教授
**信作为申请材料的重头戏之一,却也是**让学生头疼的一项。毕竟主动权是掌握在教授或是老板的手中。
**信要不到的一大原因也出在这里。其实你可以选择的**人选,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一旦选错了教授,你收到的拒绝理由可能会有一万种。
教授方面,肯定是要与申请方向相关的教授:跟着做过research或者project的教授>拿A而且比较熟的教授>拿了A但是不熟悉的教授。
什么叫比较熟呢?
教授**好了解你的能力,真正和你关系密切,在楼道偶遇可以叫出你的名字。
当然对于**不那么好的同学,拿B的教授也要列入考虑范围。
这样筛选下来,可以作为候选的可能一只手数的下来了。
另外,找教授的时候切忌想当然,你以为和教授很熟了,但是教授却对你没什么印象……
找教授**人,本该是降低心理预期,根据条件逐步筛选的过程。但部分同学盲目的自信与不周的考虑,导致自己在**开始就对教授候选人的数量有着错误的预估,从而为后面的碰壁埋下伏笔。
选错时间
一般申请提交的时间会在11月到2月期间,所以尽量需要**教授或者实习公司的老板在11月前完成**信的撰写。
因为往往这些热门的教授有几十个学生找他们写**信,如果等到**后申请迫在眉睫的时候再找他们,很可能你就要排在Waiting List几十位了。
大二大三的同学们,你们还有时间,但也请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时间很充裕。
教授**信的获得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段过程。强烈建议各位同学提前物色好教授人选,倾向于选择方向对口、人nice、头衔比较高的本专业Upper课教授。以防万一,**好选择5名左右。
平时上课多与教授交流,努力学习拿到好**,通过office hours熟络起来,给教授留下一心向学的好印象。
**好可以提前询问需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要到**信,在结课的时候也要和教授确定是否可以帮忙写**信。
总结下来就两个字:别拖。
另外,一定要把申请学校的deadline跟教授说清楚。有的教授比较拖,快到deadline了依然没有任何动静,这时候就要“态度非常好”的去催教授。
选错方式
一般同学们**先会选择发邮件,表明自己曾经跟教授做过research,或是自己曾经上过教授的某门课拿了比较好的**,并且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教授,以及诚恳地感谢教授曾经给自己的帮助。
年底假期繁多,很多教授查看邮件不及时。可以通过询问其他同学,得知教授的office hours,直接拿好自己的简历、**单、申请项目列表、文书等材料去询问,这样被当面拒绝的概率会小一些。
在面谈的时候,也一定要表现出非常积极主动,对教授和其课程的十足热情,表达出自己的困境和迫切的需求,甚至可以多去找几次,就算教授无法回忆起你,也可能因为你的真诚态度愿意提供帮助。
在研究生申请网站上,学生需要提交**人的邮箱,这个邮箱就很关键了:
千万千万一定要用公司邮箱或者是教授本人的学校edu邮箱!
之前有不少学生的**人邮箱是@163.com, @qq.com, 或者@gmail.com,这种情况招生办一看就知道不是公司或者教授官方提交的**信。现在研究生院校招生办的手段已经越来越高明了,他们打假的方法已经涉及到IP地址了。
即便**后还是要不到教授的**信,也不能对**信造假,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