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大学**重要的**课:认识自己!

在申请美国大学竞争逐年激烈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会关心,美国大学最想看到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在申请美国大学竞争逐年激烈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会关心,美国大学**想看到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过去经历要搭配申请论文

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学不只重视学生的学业**,也特别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同学们历年来累积的**及成就,大概占据申请美国大学内容的80%,剩下的20%则是申请论文(essay)。

“你会怎么看这20%?是觉得只有20%,不用太认真吗?还是因为只有20%,更要努力把握?”

不得不说的是,现在同学们的80%都很相似,选一样的课,参加类似的夏令营或社团,因此,“你可以跟大家都做一样的事,但得到的反思及观点必须不同,再利用申请论文20%的空间,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

看过许多同学参加学校球队多年或苦练乐器四处比赛,在申请论文中描述自己练习的过程、得到的奖项等等。

以上这些都没错,但确实也是相当常见的题材,相信同学们都会将自己的得奖纪录都写在申请表中或简历上,老师在**信中也会提到这些成就。

那么,在申请论文中,你应该做的,就是要多提提你从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反思和收获,而不仅仅只是奖项那么简单。

 

 

论文该写大成就还是生活琐事?

有个同学曾经问 ,自己连续几年暑假都到农村服务,并获得不少报导,也曾经偶然在路上与一名陌生人有过一次深刻的谈话,这两个题材哪个比较适合写在申请论文当中?

其实没有正确答案,因为美国大学招生官注重的是你的反思与行动,而不单单是你的成就,你写出来的申请论文,要让没有体验过你经历的招生官学到一些新知,了解你会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事,付出更多行动,这样才能打动他们的心!

如果同学们只是用申请论文再次强调自己到农村助人的行为,等于浪费了一次可以突显个人特质的机会。

很多人认为写申请论文,重要的是文笔要好,其实文笔能靠他人修改,这是招生官都知道的事,但个人反思才是无可取代的,也是招生官真正想看到的东西。

 

如何培养深度思考能力?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怎样才能更好的协助同学们申请呢?

**先,家长们应该尽量避免指定孩子做什么,而是陪着他分析不同选项代表的意义,讨论为什么想做这些事,当同学们开始学着自己做选择,就会有些个人想法,一但投入有成果后,自然会有反思,这样的过程会比没有思考就先做,事后再来反思更有意义。

其次,父母能做的,不要只注重那些可以获得奖励、认证的成就,因为在**尖**,学校想看到的不是这些成就,而是更与众不同的个人想法,如果同学们有些兴趣跟别人不同,我们不该抑制他们的发展,而是要尽量鼓励他。

再次,父母也应该适时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做父母要担心的,不是孩子无法进**尖**,而是进入这些大学后,他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转变。

 

美国**尖**期待学生彼此教育

哈佛大学 Harvard 有条原则,“没有典型哈佛学生这件事,我们在找可以与同学彼此教育、并教育他们的教授的学生。”

其实美国大学没有一定要招收的学生类型,因为每间学校都希望录取不同背景、文化或特长的申请者,并借此创造出一个多元的班级。

只有拥有自觉能力的人,才了解自己在世上扮演的角色,并且与身旁的人分享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