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寺位于东京台东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浅草寺是浅草的中心,创建于公元628年,是东京都内**古老的寺庙。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其后该寺屡遭豳火之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正中高悬着“观音堂”匾额,内供有观音菩萨。浅草寺的象征是风雷神门,上面挂着写有“雷门”两个字的大红灯笼,赫然醒目,为浅草寺增添了不少气派。“雷门”两侧,有威风凛凛的风神和雷神二将镇守浅草寺。
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塔。寺东北有浅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优美。浅草有名目繁多的节日,一年四季都有庆祝活动。寺前仲见世是一条很热闹的街道,都是出售纪念品的小店或小摊。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
地理位置
浅草寺位于东京台东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
雷门
雷门-表参道入口之门。切妻构造八脚门,左面的是风神像,右面的是雷神像,正式名称为“风雷神门”,通称为“雷门”。庆应元年(1865年)被烧毁、1960年(昭和35年)、约1世纪之后以钢筋混凝土再重建。门内置有实业家松下幸之助于浅草观音祈愿之后病愈,作为报答而寄赠的大灯笼。
宝藏门
宝藏门-钻过雷门、通过仲见世商店街之后就是宝藏门。入母屋构造的二重门(2层建筑、外观上为上下二重)。现在之门于1964年(昭和39年)再重建时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由实业家大谷米太郎夫妻捐款兴建。门的左右置有仁王(金刚力士)像、之前名叫“仁王门”、昭和再重建后才称为宝藏门。其名来自门上层的文化财产收藏库。
本堂
本堂-本尊观音像供奉之地,故又称观音堂。旧堂于庆安2年(1649年)重建,为近世大型寺院本堂的代表作与国宝(当时),1945年(昭和20年)于东京大空袭被烧毁。现在之堂于1958年(昭和33年)再重建时以钢筋混凝土建造。外阵有川端龙子(りゅうし)作画的“龙の图”、堂本印象作画的“天人散华の图”等天井画。
内阵中央为本尊安置间,高6米的宫殿。宫殿内部分为前之间与奥之间,奥之间有秘藏本尊,前之间为“お前立ち”观音像。于毎年12月13日会举行的开扉法事,与有特别仪式需要开扉的时候,信徒可以到此参拜“お前立ち”像,但秘藏本尊像不作公开。宫殿的左右有胁侍梵天帝释天像,堂内后方左右有不动明王像与爱染明王像。
五重塔
五重塔-重建前之塔于庆安元年(1648年)建成、与本堂同様于关东大地震时倒壊、1945年时东京大空袭被烧毁。现在之塔于1973年(昭和48年)重建、钢筋混凝土建造、铝合金瓦**、基坛高约5米、塔自体高约48米。基坛内部有收纳供养灵位牌的灵牌殿、塔的**上层置有斯里兰卡传来的舍利子。现在塔之本堂位于西侧、重建以前本位于东侧。
二天门(重要文化财产)-位于本堂东侧,向东兴建,切妻构造八脚门,木材建造。元和4年(1618年)时建筑,没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贵重建筑物。当时的将军德川秀忠为供奉父亲德川家康而于日光与浅草建东照宫,这门是作为浅草东照宫的随身门而被兴建(东照宫于1642年烧毁、没有再重建)。现在,门的左右安置有二天(持国天、増长天)。
远播海外研学
感受世界的大不同!
致力于让每一位孩子通过体验式教育方式,
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长阶段,
去看更大的世界,实现更好的自己~
想去亲自探索日本航天科技进步之路?